大腸息肉一般情況并不嚴重,可通過直腸指檢、大便淺血試驗、灌腸X線、超聲內鏡等方式進行檢查。大腸息肉是大腸腔內黏膜長出的隆起物,形態多樣,有的像乳頭,有的像豌豆,有的像草莓,還有的帶有長長的蒂。
大多數腸息肉起病隱匿,無任何癥狀。少數患者出現某些消化道癥狀如腹脹、腹瀉、便秘等也較輕微和不典型,所以往往被人忽視,一般多以大便帶血、粘液便來就診,又常誤診為痔瘡等肛門疾患而延誤病情。所以積極進行檢查很重要,下面具體分析一下腸息肉需要做哪些檢查?肖瘤醫生互聯網醫院
1. 直腸指檢:
2. 這是最方便快捷的發現方法,但范圍有限,一般僅限于直腸中下部的檢查。
2.大便淺血試驗:
大部分的息肉很少出現肉眼便血,大便隱血試驗就可以發現腸道少量出血,
3.灌腸X線檢查:
對腸鏡恐懼的患者,可以采用這一檢查方法,可以發現較大、多發的大腸息肉及腸道腫瘤,對較小的息肉容易漏診。
4.纖維結腸鏡:
這是目前腸道檢查的最主要手段,鏡下可以完成檢查、活檢和治療等操作。配合靜脈麻醉,無痛腸鏡讓更多擔心有腸道疾患者樂于選擇。
5.內鏡染色及放大電子結腸鏡:
在內鏡下對局部噴灑染色劑,再用放大結腸鏡觀察,可以觀察局部的微細結構,準確預測腺瘤性息肉、有無癌變,以及確定早期結腸癌浸潤深度,對于制定治療方案具有指導意義。
6.超聲內鏡:
將微型高頻超聲探頭安置在內鏡頂端,當內鏡插入體腔后,在內鏡直接觀察消化道黏膜病變的同時,可利用內鏡下的超聲行實時掃描,可以獲得胃腸道的層次結構的組織學特征及周圍鄰近臟器的超聲圖像,從而進一步提高了內鏡和超聲的診斷水平。超聲內鏡可將消化道壁分成五層,可判斷腫瘤浸潤的深度,并初步判定腫瘤性質,可以鑒別消化道的隆起是否粘膜下腫瘤或壁外病變壓迫所致。
7.螺旋CT的模擬內鏡技術:
利用計算機軟件功能,將螺旋CT容積掃描獲得的圖像數據進行三維處理,重建出類似纖維腸鏡所見的腸道立體圖像。這種技術可以發現2~5mm大小的腸道息肉。優點是無創,缺點是不能取活檢,難于發現扁平息肉類的病變。肖瘤醫生互聯網醫院
相關查詢
溫馨提示:尊敬的[]站點管理員,將本頁鏈接加入您的網站友情鏈接,下次可以快速來到這里更新您的站點信息哦!每天更新您的[?肖瘤醫生:腸息肉嚴重嗎怎么檢查]站點信息,可以排到首頁最前端的位置,讓更多人看到您站點的信息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