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駛過林蔭道,卷起散落一地的落葉,如同汽車滾滾的渦輪,高速旋轉后又歸于平靜。路邊的草樹層層疊疊,新芽點綴的灌木叢宛如溫潤的碧玉,盛放的櫻樹宛如朦朧的水粉畫,高大的香樟蔥蘢如深沉的翡翠,高低有致,濃淡相宜。人間草木郁郁蔥蔥,年輕的男女脫去羽絨服換上了單衣。一切的一切都在宣告著,春天回來了。
白晝
冬至過后,白天逐漸被拉長。從十二月到三月,長沙的早晨也不再總是是灰蒙蒙的,陽光穿過云層悄悄灑進來,一點點就足夠暖融融的。
媽媽正在做早飯,熱鍋的間隙,蘋果胡蘿卜切塊榨汁,兌了一勺土蜂蜜。今天的早飯是菠菜煎餅,餅皮煎得金黃翻個面,內里依舊松軟厚實。熱粥早早端上來,不怕爸爸孩子們上桌時就已經涼了,配上一碟糖醋腌蒜,晨起第一餐,是漸長白晝里的第一縷陽光。
香椿
春日野味集盡,但對于爸爸來說,一碗香椿炒蛋就能喚醒舌尖沉淀的記憶。
那時大院里有一顆香椿樹,和煦的南風穿過枝葉帶來香氣,奶奶便來到香椿樹下。豬油在熱鍋化開,打入兩個雞蛋,放香椿翻炒,抓一把小米椒熗鍋,一碟香椿炒蛋端上桌,能讓兒時的爸爸胃口大開。
香椿和雞蛋的組合不失為經典。炸香椿也可謂是一道美味。初春的香椿芽,混合著一種柑橘和丁香的氣息,送入口中細細咀嚼,唇齒間仿佛生出花朵的鮮香。將香椿芽洗凈燙煮,面粉里撒點鹽,倒一些水,再加幾個雞蛋攪拌。香椿裹上面糊,一顆一顆輕輕沉入鍋底,就著灶臺上的陽光一起,煎到帶一些硬脆,這樣的口感剛剛好。
清明果
香椿是爸爸對春天的執念,那是綠瓦紅磚的童年里單純的快樂。舌尖的啟蒙全依仗于媽媽的一雙巧手,尤其是四季里的第一口美味,對于我來說,嘗到了清明草和芝麻餡的清香,春天才算是真的來了。
因此,暖風起的時候還不是春天,綠芽點綴在枝頭還不是春天。童年里的春天,多半是清明時上山祭祖,在潮濕連綿的冷雨中姍姍來遲。踩在松軟的泥地里,飄飄然有如在云朵上行走。全身長有綿綿白色絨毛的清明草,頭戴一團明黃的花簇,靜靜等待歸鄉的有心人。
摘來的清明草有一大袋,沖洗焯水后也只有幾個拳頭大小。加入彈牙的糯米,在媽媽的掌間揉啊滾啊,化作乖巧的面團擺在盆中,顏色宛如一塊溫潤的玉。
媽媽選擇了芝麻做餡心的主角。花生芝麻用破壁機打碎,做成留有細小顆粒的粉末狀,加入白糖細細拌勻,最后包好大火上鍋。層層的蒸屜壓不住輕盈的香氣,只消聞上一會兒,就仿佛再次置身于煙雨朦朧的清明時節。
新芽
午后陽光正好,媽媽搬來一把椅子給哥哥修剪白發。“咦,你最近還新長了點小碎發嘛。”她瞇了眼睛撥弄著,用指尖去捻,卻怎么也抓不住。“就是這兒……果然是年輕人,春天到了也要抽枝發芽啊。”她笑了笑,指腹在額上輕輕摩挲,撓得她昏昏欲睡的孩子直喊癢癢。
他沒有察覺到,母親指尖,有著和早春的陽光一般和煦的溫熱。
菌菇們
老家的菜市場上什么都有,但往往只有勤勞細心有眼光的人,才能找到大自然的第一口鮮。媽媽每天早晨有空就去轉悠,這周終于買到了新鮮的松茸。
美味稍縱即逝,為了留住這口鮮,媽媽分出一天的量盡快食用,挑出最肥厚敦實的幾只,白嫩的菌肉切片清蒸,只是蘸點蔥花醋汁便唇齒留香。
媽媽把松茸包進餃子,讓春天能在冷凍室短暫地停留。余下洗凈切成丁,和脆嫩的春筍一起拌作餡,從里到外白白凈凈,開水滾過卻有萬般色彩在味蕾綻開。
吸一口燙嘴的餡汁,回學校前最后一只餃子,被我依依不舍地吃完了。
野菜們
“陟彼南山,言采其蕨”是滿生在山間野地的蕨菜。“薺花榆莢深村里,亦道春風為我來”是田間后院泛著清幽香氣的薺菜。當細密的春雨將一切濃郁的綠色浸潤,芝麻菜、野芹菜、苦菜、灰灰菜破土而出,或涼拌或清炒或油炸,人們每個季節適宜吃些什么,都會在恰當的時節從土地里生長出來。
涼拌是最常見的吃法,焯水燙煮,切成小段,撒上醬油醋汁,就能直接吃。或者配一碟絹豆腐,清淡順滑,是一種爽口的吃法。
藥酒
爸媽這天興致很好,他們把每一扇窗戶都打開,決定好好喝上一杯。
酒是媽媽自己釀的,她在秋天找藥農買好藥材清洗切片,晚秋的太陽把水汽晾干,寒風起時封口釀造,貢在客廳的小酒柜里,透明的玻璃瓶里,靜靜沉睡著我叫不上名字的中藥。開春時再啟封,滴在舌尖是清涼淡泊的口感,她笑稱自己喝這種酒,能夠千杯不倒。
杯子斟滿后,煎一條魚拿來下酒。媽媽從冰箱里拿出春筍和隔夜的米飯,新鮮的筍肉一掐仿佛要溢出水來,小刀改成筍丁,倒進酸菜小炒一會兒,再澆了蛋液,最后加上芝麻菜翻炒出鍋。芝麻菜香氣濃郁,有了它就不必再加其他醬料,一點點鹽足以美味。一口小酒一口菜,都在溫柔的夜里化作了春天的佐料,暖風輕輕將思緒托起,今晚我們都醉了。
蒲公英
“江邊的蒲公英長了很多。”
暖風怡人的下午,媽媽和爸爸從外邊散步回來,要把剛摘回來的蒲公英移栽到陽臺。他們屋里屋外忙活著,還不忘囑咐我有空澆會兒花。
我把客廳的盆栽搬到了室外,陰雨連綿的一個月,這種燦爛的陽光實在金貴。植物們排開一列,從最左邊的君子蘭開始,細軟的莖葉在虹霧中伸展腰肢,泥土的清香,氤氳的水汽,奮力生長的綠色,春風卷起的發梢,一切的一切都宛如夢境,輕撫現代人敏感的神經。澆完最后一盆棕竹,我竟有些昏昏欲睡了。
媽媽招呼我拿一把小鏟子過去,輕輕扶著細嫩的根須,好像他倆種的不是蒲公英,而是一株嬌氣的玫瑰。媽媽說,這個時節的蒲公英更加鮮嫩,夏天拿來涼拌或泡茶,湯汁甘苦,苦中回甘,清熱解毒。
白晝
冬至過后,白天逐漸被拉長。從十二月到三月,長沙的早晨也不再總是是灰蒙蒙的,陽光穿過云層悄悄灑進來,一點點就足夠暖融融的。
媽媽正在做早飯,熱鍋的間隙,蘋果胡蘿卜切塊榨汁,兌了一勺土蜂蜜。今天的早飯是菠菜煎餅,餅皮煎得金黃翻個面,內里依舊松軟厚實。熱粥早早端上來,不怕爸爸孩子們上桌時就已經涼了,配上一碟糖醋腌蒜,晨起第一餐,是漸長白晝里的第一縷陽光。
香椿
春日野味集盡,但對于爸爸來說,一碗香椿炒蛋就能喚醒舌尖沉淀的記憶。
那時大院里有一顆香椿樹,和煦的南風穿過枝葉帶來香氣,奶奶便來到香椿樹下。豬油在熱鍋化開,打入兩個雞蛋,放香椿翻炒,抓一把小米椒熗鍋,一碟香椿炒蛋端上桌,能讓兒時的爸爸胃口大開。
香椿和雞蛋的組合不失為經典。炸香椿也可謂是一道美味。初春的香椿芽,混合著一種柑橘和丁香的氣息,送入口中細細咀嚼,唇齒間仿佛生出花朵的鮮香。將香椿芽洗凈燙煮,面粉里撒點鹽,倒一些水,再加幾個雞蛋攪拌。香椿裹上面糊,一顆一顆輕輕沉入鍋底,就著灶臺上的陽光一起,煎到帶一些硬脆,這樣的口感剛剛好。
清明果
香椿是爸爸對春天的執念,那是綠瓦紅磚的童年里單純的快樂。舌尖的啟蒙全依仗于媽媽的一雙巧手,尤其是四季里的第一口美味,對于我來說,嘗到了清明草和芝麻餡的清香,春天才算是真的來了。
因此,暖風起的時候還不是春天,綠芽點綴在枝頭還不是春天。童年里的春天,多半是清明時上山祭祖,在潮濕連綿的冷雨中姍姍來遲。踩在松軟的泥地里,飄飄然有如在云朵上行走。全身長有綿綿白色絨毛的清明草,頭戴一團明黃的花簇,靜靜等待歸鄉的有心人。
摘來的清明草有一大袋,沖洗焯水后也只有幾個拳頭大小。加入彈牙的糯米,在媽媽的掌間揉啊滾啊,化作乖巧的面團擺在盆中,顏色宛如一塊溫潤的玉。
媽媽選擇了芝麻做餡心的主角。花生芝麻用破壁機打碎,做成留有細小顆粒的粉末狀,加入白糖細細拌勻,最后包好大火上鍋。層層的蒸屜壓不住輕盈的香氣,只消聞上一會兒,就仿佛再次置身于煙雨朦朧的清明時節。
新芽
午后陽光正好,媽媽搬來一把椅子給哥哥修剪白發。“咦,你最近還新長了點小碎發嘛。”她瞇了眼睛撥弄著,用指尖去捻,卻怎么也抓不住。“就是這兒……果然是年輕人,春天到了也要抽枝發芽啊。”她笑了笑,指腹在額上輕輕摩挲,撓得她昏昏欲睡的孩子直喊癢癢。
他沒有察覺到,母親指尖,有著和早春的陽光一般和煦的溫熱。
菌菇們
老家的菜市場上什么都有,但往往只有勤勞細心有眼光的人,才能找到大自然的第一口鮮。媽媽每天早晨有空就去轉悠,這周終于買到了新鮮的松茸。
美味稍縱即逝,為了留住這口鮮,媽媽分出一天的量盡快食用,挑出最肥厚敦實的幾只,白嫩的菌肉切片清蒸,只是蘸點蔥花醋汁便唇齒留香。
媽媽把松茸包進餃子,讓春天能在冷凍室短暫地停留。余下洗凈切成丁,和脆嫩的春筍一起拌作餡,從里到外白白凈凈,開水滾過卻有萬般色彩在味蕾綻開。
吸一口燙嘴的餡汁,回學校前最后一只餃子,被我依依不舍地吃完了。
野菜們
“陟彼南山,言采其蕨”是滿生在山間野地的蕨菜。“薺花榆莢深村里,亦道春風為我來”是田間后院泛著清幽香氣的薺菜。當細密的春雨將一切濃郁的綠色浸潤,芝麻菜、野芹菜、苦菜、灰灰菜破土而出,或涼拌或清炒或油炸,人們每個季節適宜吃些什么,都會在恰當的時節從土地里生長出來。
涼拌是最常見的吃法,焯水燙煮,切成小段,撒上醬油醋汁,就能直接吃。或者配一碟絹豆腐,清淡順滑,是一種爽口的吃法。
藥酒
爸媽這天興致很好,他們把每一扇窗戶都打開,決定好好喝上一杯。
酒是媽媽自己釀的,她在秋天找藥農買好藥材清洗切片,晚秋的太陽把水汽晾干,寒風起時封口釀造,貢在客廳的小酒柜里,透明的玻璃瓶里,靜靜沉睡著我叫不上名字的中藥。開春時再啟封,滴在舌尖是清涼淡泊的口感,她笑稱自己喝這種酒,能夠千杯不倒。
杯子斟滿后,煎一條魚拿來下酒。媽媽從冰箱里拿出春筍和隔夜的米飯,新鮮的筍肉一掐仿佛要溢出水來,小刀改成筍丁,倒進酸菜小炒一會兒,再澆了蛋液,最后加上芝麻菜翻炒出鍋。芝麻菜香氣濃郁,有了它就不必再加其他醬料,一點點鹽足以美味。一口小酒一口菜,都在溫柔的夜里化作了春天的佐料,暖風輕輕將思緒托起,今晚我們都醉了。
蒲公英
“江邊的蒲公英長了很多。”
暖風怡人的下午,媽媽和爸爸從外邊散步回來,要把剛摘回來的蒲公英移栽到陽臺。他們屋里屋外忙活著,還不忘囑咐我有空澆會兒花。
我把客廳的盆栽搬到了室外,陰雨連綿的一個月,這種燦爛的陽光實在金貴。植物們排開一列,從最左邊的君子蘭開始,細軟的莖葉在虹霧中伸展腰肢,泥土的清香,氤氳的水汽,奮力生長的綠色,春風卷起的發梢,一切的一切都宛如夢境,輕撫現代人敏感的神經。澆完最后一盆棕竹,我竟有些昏昏欲睡了。
媽媽招呼我拿一把小鏟子過去,輕輕扶著細嫩的根須,好像他倆種的不是蒲公英,而是一株嬌氣的玫瑰。媽媽說,這個時節的蒲公英更加鮮嫩,夏天拿來涼拌或泡茶,湯汁甘苦,苦中回甘,清熱解毒。
初春將它們栽下,耐心等待下一個時節的到來。再在餐桌上見面,就是夏天的事情了。
https://www.wukongtaocar.com/carhome/articles
https://www.wukongtaocar.com/carhome/articles_3
https://www.wukongtaocar.com/carhome/zsjm
https://su.58.com/qczsjm/45859919747491x.shtml
相關查詢
溫馨提示:尊敬的[]站點管理員,將本頁鏈接加入您的網站友情鏈接,下次可以快速來到這里更新您的站點信息哦!每天更新您的[早春限定]站點信息,可以排到首頁最前端的位置,讓更多人看到您站點的信息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