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資稅前稅后計算方法是什么,怎么計算稅后工資?”
上班的人都知道工資到了一定的高度要交稅,你知道稅后工資的計算方法嗎? 作為職場人士,計算稅后工資是必須的,不然被坑了也不知道! 在這里,我想談談工資稅前計算的方法。
如何計算稅后工資,工資稅前計算方法是什么?
稅后工資的計算方法首先根據新稅法的規定。 我國新稅法自年10月1日起實施,工資實行7級累進制,目前起征點還是5000元。 稅后工資的具體計算方法如下。
稅后工資=支付工資-四金-納稅,這種情況下要注意的是,納稅=全月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 每月應納稅所得額= (應納稅收入-四金)-3500。
值得注意的是,一點用人單位故意混淆勞動合同的稅前工資和稅后工資,無故克扣員工工資。 根據勞動法,這個方法顯然是違法的。 工作人員遇到相關問題,可以立即向相關勞動部門投訴、舉報。
說到工資,經濟補償金是不可避免的,但在什么情況下公司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呢?
1、經審計發現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人員的,調職、培訓仍不能勝任工作人員的,經濟補償金最多不超過12個月。
2、職工因病或因公負傷,病愈出院后,不能繼續以前的工作的,用人單位應當根據在企業的工作年限給予一定的經濟補償。 沒有12個月的限制。
3、訂立勞動合同的客觀條件發生重大變化,原勞動合同不能履行,當事人不能就勞動合同的變更達成協議的,應當支付經濟補償金。 沒有12個月的限制。
4、裁減經濟人員,支付經濟補償金。 沒有12個月的限制。
稅前的計算方法還是很簡單的。 如果需要繳納大家每月的工資,還是自己計算比較好。 讓我們不要被差一點的公司奪走工資。 遇到特殊情況,不能在原公司繼續工作的,需要經濟補償金,必須保護自己的切身利益。
免責聲明:5A新聞網是一個免費的人工編輯綜合性目錄引擎,免費展示包含您網站SEO信息的網站名片。本篇文章是在網絡上轉載的,本站不為其真實性負責,只為傳播網絡信息為目的,非商業用途,如有異議請及時聯系btr2031@163.com,本站將予以刪除。
心靈雞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