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金融危機時間都在什么時候?2020會發生金融危機嗎”
我不知道大家對金融危機了解多少,但現在很多上班族必須經歷2008年的金融危機。 也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各自對金融危機的影響。 其實不僅僅是這次,歷史上發生了很多別的金融危機。 今天是全球金融危機時間和下一次金融危機預測。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世界上發生了六次金融危機。 具體如下。
1929年至1939年:大蕭條
隨著1929年美國股市崩潰,大部分工業國遭遇了毀滅性的經濟衰退,給一些國家帶來了十年的影響。 在此期間,美國失業率達到25%,德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的失業率也接近30%。 美國經濟在1933年觸底,衰退之前工業生產下降到65%。
1973-1975年:石油危機引發的經濟危機
第四次中東戰爭于1973年10月爆發。 阿拉伯石油輸出國為了打擊以色列及其支持者組織,宣布對美國等國實施石油禁運,與其他產油國一起提高油價,最后引發石油危機。 這場危機引發了二戰以來主要工業國最嚴重的經濟危機。 美國的工業生產下降了14%,日本的工業生產下降了20%以上。
1980年代:拉丁美洲債務危機
20世紀60年代以來,美國家庭欠債迅速發展國內產業,20世紀80年代初債務總額超過3000億美元。 1982年,之所以引發震驚世界的“債務危機”,是因為墨西哥宣布無力償還債務。 債務問題嚴重阻礙了拉丁美洲地區經濟的快速發展。 美國1988年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為1800美元,回到了1970年代的水平。
1990年代:日本泡沫經濟崩潰
1990年,在經歷了幾年的過度增長之后,日本的房地產和股市開始了毀滅性的下跌。 由于資產的整體萎縮,日本經歷了10年的長期通貨緊縮和經濟衰退。 20世紀90年代中期,日本經濟進入“零增長階段”,增長停滯。
1997-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
在美國利率上升和美元在亞洲金融危機中上升的背景下,其貨幣與美元掛鉤的亞洲各國出口持續下降。 1997年7月,隨著泰國發表了泰銖的浮動匯率制度,亞洲各國發生了貨幣貶值和金融危機。 在這場危機中,印度尼西亞、泰國和韓國是損失最大的國家。 這三個國家的國內生產總值在兩年內分別萎縮了83.4%、40%和34.2%。
2007-年:美國次貸危機和全球金融危機
這次也是我們最熟悉的全球金融危機時間,長期以來,美國金融機構盲目地向次級抵押貸款購買者發放抵押貸款。 隨著利率的上升和房價的下跌,次貸違約率持續上升,最終爆發了2007年夏季的次貸危機。 這場危機瓦解了過度投資次貸金融衍生品的機構和企業,引發了波及全球的信用危機。
是否會發生金融危機?
縱觀現代歷史,沒有看到全球經濟衰退和金融市場因疫情持續暴跌的先例。 目前,影響全球市場波動的核心因素是新例子的數量。 目前,國外疫情正處于爆發期,但隨著各國政府防控措施升級,預計未來疫情趨勢多復制國內模式。 這樣,疫情仍然是外源性的短期影響,不太容易對世界經濟和金融市場產生持續的影響。 這種傳染病每年遭遇全球金融危機的可能性很低。 這也是當前全球金融危機與2008年最大的不同。
而且銀行的資產負債表比多年前好得多。 還剩下一點不良貸款,還是總結一下比較好。 熱錢不多,也沒有像雷曼兄弟那樣有巨大影響的機構。 因此,我們暫時不會發生全球金融危機,但是貿易摩擦可能會帶來一些失衡和困難,所以有可能會發生區域性危機。
在之前的贏家《財富》中,我們談到了央行定向下降對股市的影響。 我認為這不是全球金融危機的時間,而是應該關注在降息浪潮之后明年該做什么。 我認為明年全球經濟衰退的風險更大。 但這可能與2008年的金融危機不同,如果衰退風險持續下去,世界央行可能會耗盡貨幣政策空,最終導致經濟衰退。
免責聲明:5A新聞網是一個免費的人工編輯綜合性目錄引擎,免費展示包含您網站SEO信息的網站名片。本篇文章是在網絡上轉載的,本站不為其真實性負責,只為傳播網絡信息為目的,非商業用途,如有異議請及時聯系btr2031@163.com,本站將予以刪除。
心靈雞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