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稅負的含義、口徑以及怎么正確看待”
首先,宏觀稅負的含義
宏觀稅負是指一個國家的總稅負水平,用一個時期(通常是一年)的總稅收占國民生產總值( gnp )或國內生產總值( gdp )或國民收入( ni )的比例來表示。
宏觀稅負分為大、中、小口徑。
大規模宏觀稅負=政府收入/國內生產總值
中口徑宏觀稅負=財政收入/國內生產總值
小口徑宏觀稅負=稅收收入/國內生產總值
從國際指數數據比較來看,目前中國的宏觀稅負并不高。 通過統一口徑,無論小口徑、中口徑還是大口徑,中國近年來的宏觀稅負基本相當于發展迅速的中國國家的平均水平,遠遠低于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
什么是宏觀稅負? 發達國家的宏觀稅負相對較高,平均超過35%。 由于不同國家的政府職能范圍不同,發達國家的稅收負擔可以分為不同的層次。 一級是納稅最高的國家。 丹麥和瑞典等國的宏觀稅負水平分別達到了48.93%和47.73%,接近50%。 二級稅負包括德國、 冰島、意大利、盧森堡、荷蘭、納威、 英國,宏觀稅負水平保持在35%-45%左右。 宏觀稅負的第三位是通常稅負較高的國家,如澳大利亞、希臘、愛爾蘭、日本、瑞士等,稅負約為30%。
從不同年份來看,發達國家的宏觀稅負水平從2002年到2006年普遍上升,到2006年達到了最高值。 宏觀稅負平均達到37.59%,之后略有減少。 當然,不同國家的宏觀稅負水平表現出不同的優勢。 比利時等宏觀稅負水平維持在44%的高水平,略有變化。 但是冰島的稅收負擔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2002年,宏觀稅負僅為35.33%。 2006年,宏觀稅負增加到41.49%,差距超過了6個百分點。 另外,與許多發達國家不同,宏觀稅負水平在整體增加后略有下降。 從2002年到2008年,這個國家的宏觀稅負水平一直在下降。
宏觀稅負并不是盡可能低,也不是盡可能高。 最后,我們不僅要調查指標,還要全面調查中國、不同社會階層的稅負水平,使各階層都能平衡稅負,實現公平稅負水平。 宏觀稅負指標是真實、客觀、可靠的指標,也有科學的指導意義。 目前,中國的宏觀稅負不高,但不同納稅人之間往往不合理、不公平,這說明有點高收入者不多交稅,對低收入者不怎么納稅。 例如,中國的個人所得稅有這個問題。 它實際上退化為工資稅,納稅人大多是中低收入的工薪階層,但真正的高收入者稅收不在位置。 這增加了個人所得稅的不公正性,擴大了收入差距。 因此,當前稅務機關應加大個人所得稅征管改革的力度,實現個人所得稅負擔的公平,為制定合理的宏觀稅負奠定基礎。

以上是宏觀稅負的含義、口徑以及如何正確看待的所有文案。
免責聲明:5A新聞網是一個免費的人工編輯綜合性目錄引擎,免費展示包含您網站SEO信息的網站名片。本篇文章是在網絡上轉載的,本站不為其真實性負責,只為傳播網絡信息為目的,非商業用途,如有異議請及時聯系btr2031@163.com,本站將予以刪除。
心靈雞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