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資本充足率是什么意思?銀行資本充足率怎么提高?”
銀行資本充足率是什么意思? 資本充足率表示商業銀行在存款人和債權人的資產損失之前,銀行用自己的資本承擔這一損失的能力。 這個指標的目的第一是抑制風險資產的過度采用,保護存款人和其他債權人的利益,使金融機構能夠正常經營和快速發展。 目前,資本充足率有不同的口徑。 例如資本對存款的比率,資本對債務的比率等。 在作為國際銀行監管基礎的巴塞爾協議中,資本充足率的標準比率為8%。
關于銀行充足率,經常與銀行準備金率混淆。 銀行準備金是為了限制金融機構的信用和保證顧客存款而準備的資金,存放在中央銀行,是風險準備金,不能發放貸款。 與兩者相比,資本充足率通常不變,存款準備金率是基于經濟快速發展而央行上升或下降的再資本可以營業的前提條件,是衡量能夠生產經營的指標,存款準備金是政府常規貨幣政策,控制市場貨幣供給。
銀行充足率作為運營的根本要素,如何提高資本充足率?
1、增加自有資本
2、發行金融債券
3、發行可轉換債務
4、發行股票
5、盈余公積提取
6、減少風險資產
在這些方法中,增加自有資本和發行股票是最重要的方法,而且效果最明顯,其他四種效果不明顯。
免責聲明:5A新聞網是一個免費的人工編輯綜合性目錄引擎,免費展示包含您網站SEO信息的網站名片。本篇文章是在網絡上轉載的,本站不為其真實性負責,只為傳播網絡信息為目的,非商業用途,如有異議請及時聯系btr2031@163.com,本站將予以刪除。
心靈雞湯:
